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顏曉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六個必須堅持”是繼續推進理論創新的科學方法,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的重要體現。“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堅持系統觀念,體現了我們黨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刻把握和科學運用,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重要范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堅持系統觀念,符合事物普遍聯系、發展變化的規律,反映社會有機統一、矛盾轉化的內在機理,體現了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堅持和運用,為準確認識和把握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提供了科學指引。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統。世界的存在及事物的聯系不是靜止不變的“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運動發展變化的“過程的集合體”。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辯證地而不是形而上學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事物和把握問題,是唯物辯證法的內在要求。這一內在要求,在歷史唯物主義中同樣得到鮮明、深刻、豐富的體現。歷史唯物主義堅持歷史唯物論和歷史辯證法的辯證統一,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深刻闡明人類社會的基本結構以及“社會有機體”的運行機制。唯物史觀深刻考察社會變革的深層動力,反對用單一、唯一的因素解釋歷史發展,以“歷史的合力”強調各種條件、無數人的共同力量推動歷史發展前進。從一定意義上講,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動力論就是系統動力論:承認生產力、經濟基礎的根本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承認生產關系、上層建筑的反作用以及在一定條件下的決定性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就要從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去把握事物,去認識問題、處理問題,善于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將系統觀念的科學方法轉化為干事創業的成功實踐,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新時代黨治國理政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經濟社會體系是一個普遍聯系、多維多元的復雜系統,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在統籌上下功夫,在重點上求突破,以點的突破帶動全局工作。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推進改革發展、調整利益關系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創新發展,既要堅持全面系統的觀點,又要抓住關鍵,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明確提出“六個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新時代十年,我們黨運用系統觀念和系統方法全面統籌、協調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工作,提出一系列原創性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時代新征程應對復雜局面、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遵循。
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這一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在統籌兼顧中創造性開展工作,做到既為一域增光、又為全局添彩。實踐證明,始終堅持系統思維、全局謀劃,堅持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把握事物發展規律,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就能不斷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堅持系統觀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完成好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若干重大關系,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一系列科學頂層設計。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既要深刻洞察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使制定的規劃和政策體系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做到遠近結合、上下貫通、內容協調;又要在實踐中大膽探索,通過改革創新來推動事業發展,尋求有效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努力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新鮮經驗,以科學的頂層設計牽引扎實的實踐探索,以實踐探索的豐富經驗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
處理好戰略與策略的關系。戰略與策略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戰略是從全局、長遠、大勢上作出判斷和決策,策略是在戰略指導下為戰略服務的,正確的戰略需要正確的策略來落實。新時代新征程,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戰略與策略的關系,增強戰略的前瞻性、全局性、穩定性,把戰略的原則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做到靈活機動、隨機應變、臨機決斷,在因地制宜、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中把握戰略主動。
處理好守正與創新的關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在繼承中發展、在守正中創新的歷史過程,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守正與創新的關系。一方面,要守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方向。另一方面,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著眼于解決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積極識變應變求變,大力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實現在守正中把穩舵盤、保持航向,在創新中尋求突破、揚帆遠航。
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怎樣在發展中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課題。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與公平不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互斥關系,而是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的共容關系。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就要做到統籌兼顧、有機結合,既把“蛋糕”做大做好、以效率支撐公平,又把“蛋糕”切好分好、以公平促進效率,更好實現效率與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
處理好活力與秩序的關系。一個現代化的社會,應該既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呈現活力和秩序有機統一的良好態勢。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處理好活力與秩序的關系,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在活力中保持秩序、在秩序中激發活力,實現活而不亂、活躍有序的動態平衡。通過寓活力于秩序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實現社會有序運行與社會活力迸發相統一、相協調,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保障和促進中國式現代化穩步向前。
處理好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夠通過亦步亦趨、走別人的道路來實現自己的發展振興,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在閉關鎖國、閉門造車中實現現代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既要堅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要堅持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把握好中與西、內與外之間的內在張力,在自主中謀求發展,在開放中堅持自主,在中國與世界各國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作者為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學基地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