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政策的密集出臺,使通用機場建設再度成為投資熱點。
8月22日,民航局、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項目清單》,共28個項目,其中有關通用機場(產業園區)建設的項目有6個。在這之前,國家發改委、民航局還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通用機場有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要穩妥有序推進通用機場建設,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通用機場。
此前,民航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已頒證可保障通航起降的機場達到404座(含運輸機場231座)。考慮到當前民航發展迅速,不少運輸機場不愿意給微利的通用航空飛行提供保障,因此減去一定的運輸機場,剩下的數量距離實現2020年“建成500座以上通用機場”的發展目標有較大差距。《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地方政府承擔促進通航產業發展、加強安全監管的主體責任,因此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通用機場建設的政策將會有一定持續性,并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為地方政府所重視。
為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通用機場,行業主管部門從供給側推出多項改革措施。一是政策供給。主要體現為加快簡化通用機場審批手續、加快通用機場審批速度、放寬通用機場條框限制等。其中,《意見》還明確,要規范通用機場升級轉換機制,對通用航空短途運輸市場需求旺盛、通用機場運行安全平穩,以及有一定支線運輸需求的地區,地方政府可利用現有通用機場升級改造為運輸機場。相比運輸機場審批手續復雜、投資較大、運營管理成本較高,從審批相對簡單、投資相對較少的通用機場入手,并做大做實,未來轉型為運輸機場,也將成為地方政府發展民航業的一個切入點。二是加快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是通用航空“飛起來”的基礎,完善的保障體系建設對通用機場的建設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在8月2日~3日由民航局空管局和波音公司聯合召開的空域分類暨通用航空研討會上,民航局空管局局長車進軍表示,計劃成立專門的通用航空運行管理和低空飛行服務部門,負責通航運行管理工作;形成包括飛行計劃、航空情報、氣象服務、監視告警等各項服務在內的信息服務保障體系,提高對低空通航飛行活動的通信、監視服務能力。三是逐步規范補貼,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民航局局長馮正霖表示,要不斷完善通航補貼政策,加大對社會公益特征明顯的服務領域的支持力度。“十三五”期間,民航局將安排民航發展基金對各省(區、市)1座~2座以短途運輸、應急救援、醫療救護等公益性較強的通用航空服務為主的通用機場建設項目予以重點支持。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效果逐步顯現,但通用機場建設仍舊面臨一些瓶頸。一是低空空域尚未開放。沒有“天時”,通航飛行受到較大限制。可喜的是,目前低空空域改革工作已經逐步展開,四川省正在進行深度低空空域改革試點,將為通用機場建設提供強大的支撐。二是通用機場盈利模式尚未成熟。目前,通用機場建設多依托附加值較高的通航制造業,多建在通航產業園區內,對外開放少,保障設施也很難支撐機場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但最近出臺的政策表明,要將通用機場單獨作為投資項目,更多發揮其基礎性、社會性甚至公益性作用,使其與航空制造等分開運行。
隨著低空空域改革的逐步推進和政策環境的逐步向好,投資通用機場將成為一個新“風口”。一是投融資渠道更多,整體成本降低。《意見》明確,鼓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對通用機場建設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拓寬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持地方通過設立發展基金等方式,為通用機場建設提供資金和貼息補助;鼓勵地方政府采用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這意味著通用機場項目可以獲得多種形式的金融支持。二是明確了通用機場轉型為運輸機場的升級機制。從發達國家發展經驗和我國民航發展需求來看,我國機場資源短板嚴重,機場運營的未來收益預期會保持穩定,從通用機場轉型為運輸機場將進一步釋放機場建設需求。三是通用機場盈利點將會逐步清晰。隨著低空服務保障體系的建立,地面保障設施的完善,通用機場的供應商運營將會更加專業化、系統化,這些保障平臺的建設都將依托通用機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通用機場運維成本;隨著公務航空市場的發展和飛行愛好者數量的逐步增加,能夠更加靈活、快捷保障飛機起降的通用機場將會受到公務航空和飛行愛好者的青睞;為無人機快遞等新興通用航空業態提供支持也是通用機場的新選擇。今年6月18日,西部通用機場有限公司攜手京東無人機在陜西丹鳳機場舉行通航物流試運行啟動儀式,雙方將持續加強在通用機場建設、無人機飛行、航空物流運輸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同時,通航飛機托管及租賃、通航飛行培訓、通航融資保險、通航旅游會展、通航中介服務等傳統通用航空活動都將以通用機場為基礎平臺,通用機場可據此開展多元化經營業務,從而持續探索新的盈利模式。